书写痉挛,中医古籍虽无此病名,但依据其症状表现,可归属于 “痉证”“颤证” 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长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焦虑,会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亏虚,筋脉失于濡养;或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伤阴液,使筋脉拘急;又或是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不能滋养筋脉,从而引发肢体不自主震颤、拘挛,出现书写时的种种异常。
除颤祛拘汤化裁自古方精髓,蕴中医"养肝、活血、通络"三重智慧:
治本养肝血:选入药性平和之品闻道资本,滋养肝阴而缓急舒筋,使拘挛之筋复得柔润
治标清瘀通:药力行散逐瘀,通开壅塞脉络,祛散风邪羁留
固本兼调理:配伍健养脾胃、安神静心之材,助气血自然生发有序
展开剩余48%除颤祛拘汤基于中医对书写痉挛病因病机的深刻认识而精心配伍的。
它以黄芪、党参为君药,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二者合用,大补元气,使气血充足,为筋脉濡养奠定基础。
臣药选用当归、白芍,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二者养血和血,滋养筋脉,缓解拘挛。佐以天麻、钩藤,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二者协同,平息肝风,解除肢体震颤。再配以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全方配伍精妙,共奏补气养血、柔肝息风、舒筋活络之效。
45岁的教师李女士,因长期批改作业,逐渐出现书写时手指僵硬、字迹变形的症状,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多方求医无果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服用除颤祛拘汤。一个疗程后,她惊喜地发现手腕的僵硬感明显减轻;坚持服用三个疗程,书写基本恢复正常,重新在黑板上书写出工整漂亮的板书。
发布于:北京市阳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