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浸润,搭建文化传承新阵地,日前,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韵燎原”团队“文化赣鄱行”深入江西省京剧团沉浸式体验京剧文化浩源配资,深入感悟戏曲艺术魅力,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触摸非遗脉络
在省京剧团任丽玲主任的引导下,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京剧服饰陈列馆。任丽玲为“红韵燎原”团队耐心讲解了在戏曲文化中蟒袍、靠旗、云肩等戏服上刺绣、配色、纹饰的渊源及流变,以及戏服上常见的梅兰竹菊、江涛云海等纹样蕴含的哲学意蕴。
笔绘千年风华
在任丽玲的引领下,省京剧团四位老师为“红韵燎原”团队绘制脸谱,团队成员通过亲身体验京剧戏曲妆造。
展开剩余81%四位老师手法娴熟,他们手持细笔,蘸取着朱红油彩,在体验者们的脸颊上精心勾勒。那油彩特有的微凉气息,仿佛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戏箱,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红韵燎原”团队成员惊叹于方寸之间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他们开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形色之间皆有讲究”的匠人精神。
赵云的英武、孙权的威严、国太的慈祥,每一个角色的妆容都不仅仅是色彩的堆砌,而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在巧手下,一张张脸谱逐渐鲜活起来,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历史人物对话。
随着最后一笔的完成,团队成员纷纷站起身来,仿佛自身已经化身为戏中人,眼中闪烁着对京剧艺术的敬意与热爱。这一刻,他们不仅仅是观众,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而这场脸谱绘制的体验,无疑将成为他们一生中难忘的记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体悟东方美学
试穿戏服环节,团队成员吉祥如意真切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意。
数十斤重的戏服穿在身上,行走时需保持端庄仪态、厚底朝靴步步生姿。指导老师现场演示包头技艺浩源配资,勒头、穿戴的繁琐工序,让团队师生对戏曲演员“以形传神”的职业追求肃然起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吉祥如意身着华丽的戏服,举手投足间尽显京剧艺术的优雅与韵味。
“红韵燎原”团队在这短暂又繁琐的“扮上”中,用心感受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体会着戏曲艺术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深厚情感。
共绘时代新篇
在四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逐渐掌握京剧表演的基本技巧,演上一折《甘露寺》,尽管成员的扮相青涩又稚嫩,但从表情到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排演过程中,指导老师详细讲述该折戏的历史史实和内涵。成员通过画上、扮上、演上深刻感悟人物冲突下所展现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和而不同”等思想,学会谋略与德行、博弈与和平的智慧。
团队成员李博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京剧体验课,深刻体会京剧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震撼。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感受到“唱念做打”的独特魅力。
当水袖翻飞、云手起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动作在青年人的演绎下焕发新生,衣袂间流淌的不仅是锦绣华服之美,更是赣鄱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此次江西省京剧团开展的戏曲公益课活动,以“体验”为径,以“传承”为旨,让“红韵燎原”团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京剧文化,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之旅,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京剧文化的讲述者、传播者,以崭新的方式绵延传承,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时代光彩。
(供稿:陈栋)浩源配资
发布于:河北省阳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